Saturday, December 31, 2016

习惯就好

我们习惯了,眼睛在夜晚闭上后的另一个早晨睁开。
我们习惯了,卡在车龙里看着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
我们习惯了,每个月忙碌徘徊在挣钱花钱的循环里。

有人习惯了,从学校到职场被欺负欺压得没完没了。
有人习惯了,被呼来唤去当佣人累坏自己也不啃声。
有人习惯了,跌倒不爬起来随着地心引力自甘堕落。

好习惯,要培养。坏嗜好,要戒掉。习惯,让我们可以驾轻就熟地把手上的事完成。习惯,有时也会让人觉得别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这一次,我要谈的是『习惯就好』背后的委屈。“我没事,习惯就好”,听到这么委屈的一句话,我的心偶尔难免会揪一下。『习惯就好』这四个字背后藏着的可是一次又一次的辛酸,也许中间也掺杂了好多次不间断的努力却又持续性的失败。到最后,整个人心是累了、想放弃了,就安慰自己说“反正我已经习惯了”。

小时候,我很期待自己的生日。还记得生日那一天,我每每都会从放工回来的爸爸身后找到礼物惊喜。翻看自己儿时的照片,十之八九都是每一年不同的生日画面。反观今天的我,对生日已经没有儿时的那种兴奋、期待。也许是随着岁数的加增,家人也不再为我庆祝生日,我习惯了不再有惊喜吧!虽然嘴巴是说习惯了,但朋友小小的惊喜还是让我雀跃的。这种习惯了不再庆祝生日但同时又期待生日可以有小雀跃的感觉,相信是很多人所熟悉的。这个『习惯就好』也许伴随着少少的失落感。

说到习惯和生日,我下面这一则故事更是让人心痛。我认识一个人,每当我提起生日时他都似乎没有一丝愉悦。追问下去,发现原来他习惯了从小都不庆祝生日,因为他的父母从来不记得他的生日。他口中的『习惯就好』反映了他对父母的失望、对自己的不看重和那许多的委屈。渐渐地,这种感觉麻木了,也就变成了他挂在嘴边的『习惯就好』。

『习惯就好』最可怕的是,它把人的关心拒之门外。一个习惯被病痛折磨的人不会找医生。一个习惯活在自怜里的人也不会找人分享他的苦楚。因为一个习惯的环境是一个舒服的环境。习惯了,很少人会有要踏出舒适圈的意识,他也不会觉得有那个必要寻求支援。一个人如果认为『习惯就好』,他就会对身边的人筑起围墙、戴上面具,每天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嘴角还带点微微的上扬。久而久之,事情日益严重的时候,一个人要习惯也没办法继续支撑、习惯下去。

人,只有开始对自己感觉陌生、不舒服的时候,才会摊开心怀、寻求帮助。拿心理治疗来当例子,在马来西亚,一个人不到穷途末路,什么方法使劲了也改善不了自己内心的烦恼、忧郁,他也不会来寻求心理辅导。只有当一个人不习惯自己过度偏激的思想行为时,他才会打开自己的那扇心门。

下次有人关心你,问你“怎么样”的时候,不要草草地回一句『习惯就好』,把人打发走。人既然拿得起勇气来问你,你何尝不拿起勇气敞开自己呢?习惯,它并非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地好。让自己不习惯、不舒服,你会在新的一年看见自己的成长。

Thursday, June 30, 2016

死亡并不可怕

当你身边的人离开你的时候,即使不是很亲的一个人,你的生命也好像失去了一块拼图似的。也许。这就是关系的奥秘之处。

外婆今天离世了。毕竟一年才碰上几次面,我与外婆的关系并不深。但外婆离开的这个消息,却也在我心中泛动起了涟漪。

和许多的老年人一样,外婆对死亡有一定的恐惧。这恐惧可以从她对医院的恐惧看出来。每每生病要被送入院,她都会极力抗议。这也许是因为外公曾经在医院摔绞后过世,她内心对医院、对死亡有一定的恐惧。因此,即使病入膏盲,她也不要入院。对她来说:“死,也要死在家里。”今天,她能安享地在她家离去,也是一件可以感到欣慰的事。

“死亡”普遍上是离我这年纪的人很远的一个概念。我不清楚其他年轻人的想法,但也许是“初生之犊不怕虎”的关系,死亡对我来说并不可怕。虽然偶尔会对死亡感到小恐惧,但那惧怕也很快地被挥之而去。我对死亡也看得很开。难听的说一句,即使明天意外死亡,虽会心生懊悔,但那也没什么大碍。

今天在上课的时候,牧师的一句“惧怕是因为未知”让我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我不害怕死亡,也许是我认为“死”还很遥远。但更大的原因,是因为我对死亡的了解。因着基督信仰的缘故,我知道死亡并不可怕。死亡对我来说不是一个朦胧迷糊的概念。我清楚地知道,也坚信自己死后会去天堂。因此,我不害怕死亡。

曾经听人这么说,“生死不是一个拉锯。生死是并存的。我们活着的每一刻,也在不断地死亡。”你呼出去的每一口气,也象征着在为最后一口气做倒数。死亡并不可怕。当你可以真正地去面对死亡,看清这人生的句点、这寿命的限制所带来的推动力,你就会更加地珍惜生命,你的生命也就会变得更有意义。

当你掌握对死亡的认识,知道它没有办法主宰你,而你却有能力选择去主宰它的时候,死亡,就只是生命中的一个阶段而已。与其惧怕,不如让你生命中的各个阶段精彩起来。与其顾虑,不如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不让自己后悔。死亡并不可怕,活在当下。


Friday, April 29, 2016

家丑可以外扬

最近读到一则关于印度的文章,文中提及印度对心理健康的保守心态。这不禁让我感慨,在这么一个讯息发达的时代,多个国家包括马来西亚竟然还不能完全开放地看待精神病。

身体和心理疾病同样是扰人的痛苦,但很多人都在有意和无意间用了自己心里的另一把尺来衡量心理上的疾病。曾经看过有人如此对比身体和心理疾病:面对癌症病人,大家会尽可能地把各路名医偏方介绍给病患;但在面对忧郁症病人时,大家做的就只是“你要积极面对人生啊!”;“不要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你为什么不能坚强一点,不要什么都只想到用死来解决!”

在华人甚至整个亚洲的圈子里,精神病患所面对最恐怖的问题之一就是“家丑不可外扬”。今天,你的孩子在大庭广众下闹脾气,大多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羞愧。在众人都投以好奇鄙视眼光的催化下,我们很快地就会一把拉住孩子逃离现场,然后狠狠地对孩子抛下一句:“回家我就给你好看!”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不要做错事,好叫你不做害群之马,丢了家里的脸。家里的问题,我们往往被教导要在家里解决,不要干涉麻烦到别人。今天,一个精神病人最大的忧虑就是怕被人发现,因为这样会让人知道他家出了个神经病的,丢人啊!因此,大多的心理治疗诊所都设立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因为心理疾病普遍上是被认为要不得的,实在令人感叹!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道出的正是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难处。我目前就读临床心理学的硕士课程,班上有其他9名同学。10个人、10个家庭,都有自己难念的经。问题可以小至学业上的压力或家庭纠纷,大至自己或家人所面对的精神疾病等。没有一个人是没有问题的。

从另一个角度,这么说好了,每个人都有他的故事。故事的主角要的不是别人的指指点点,而是一个肯静下心来,认真聆听他故事的人。家里的经再难念、家中的丑再不堪,不要紧,因为每个人也和你一样。

家中的四面墙不是为了遮丑的,它们仅仅只为了保护,给你和家人温暖。当你面对问题感到孤单冰冷时,你要做的不是躲在四面墙下,而是勇敢地把你的问题带到这四面墙外,让人有机会向你伸出援手。

把问题说出来,不要怕麻烦人、不要怕丢脸,因为家丑是可以外扬的。事实上,心理疾病和家庭问题根本算不上是家丑,更没必要因此而感到羞愧。说出来,不是因为你软弱,反而显出了你勇敢面对问题的心态。今天,就把你的问题告诉这四面墙外边的人,让人帮助你。

Tuesday, April 12, 2016

看重你说的每一句

爸爸妈妈,你也许不知道,你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我来自纽约》这部获奖多数的电影除了传达“爱要说出口”这个信息,也在电影里隐约道出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戏里,一个中性打扮的小女孩感叹说父母没送她什么电子产品,更觉得自己会在弟弟出生后得到父母更少的关心。像大多的女孩一样,她渴望自己长大后可以漂漂亮亮地留着长发、穿上裙子。她的中性打扮,也许是父母要的。但也有可能,她因为知道父母重男轻女,所以刻意把自己打扮成男的。

父母的一字一句,也许是刻意的,也许是不经意的,都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你是从垃圾桶捡回来的!”、“生个叉烧好过生你!”、“把你送回孤儿院!”等都是很多亚洲父母在有意无意间告诉过孩子的。这些话可能是气话,可能是为了回避性的话题,又或者只是个玩笑,但它们传达的都是“你是没人要的”、“你是没人爱的”。

一般情况下,父母不会立刻看出这些话对孩子的影响。但是,这个“没人要、没人爱”的信息其实深刻地活在孩子的思想里,甚至到孩子长大成人了,它们还存在孩子心里的某个的角落。孩子变得自卑没信心、做不了决定。放大几倍,加上环境的催化,自卑就变成了忧郁症,忧郁就带着孩子走上了自杀之路。

记得我的讲师在课堂上跟我们分享过的一个故事。一名学院生拿着自己98分的试卷凝视许久后,跑出课室从高处跳了下去。庆幸的是,那名学生没死。后来查问得知,原来他自杀,是为了不让妈妈失望。他小时候拿出自己的好成绩给他妈妈看时,他妈妈总是欣慰地说:“很好,但是你可以做得更好。若不是因为你,爸爸妈妈不会那么劳碌,所以你要加油!”有一次他得了全班第一,以为终于可以得到认可,没想到他妈妈的回应仍然是:“很好,但你必须一直保持这样。若不是因为你,爸爸不用出国公干,我们也就不用每天期盼着爸爸回家。”长年累月下来,那名学生得到的就是“事情有这样的结果,都是因为我,我不可以让父母失望。”

爸爸妈妈,很多时候,你们所说的话是出于善意,但它们不一定传达了正面鼓励性的信息,甚至带着摧毁性。我不是要把所有责任归咎到父母身上。但请每位父母不要看轻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在说每句话前都要谨慎分析。做孩子的,你的一字一句也同样地影响着父母。爱父母,就请谨慎言语。

我们要看重自己所说的每一字、每一句。简单的一个习惯,在说每句话之前,问问自己:“他(她)听了会怎么想?”,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结局。

Wednesday, January 6, 2016

多走一里路

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因为年老生病的缘故退休了。一个20岁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只有一张张的文凭,成绩不算差,但又没有好得可以获取政府给的奖学金,卡在十字路口上,他该怎么办?

很感谢神让四年前的这个我在十字路口处找到了盼望,得到了好几个经济上的辅助。我很感激每个在我面对困难时向我伸出援手的机构,尤其是一间会计公司,不是因为他们资助的金额比较高,而是他们比别的资助商多走了一里路。

这一间好心的公司,不止于金钱上的资助,有时还会邀约我们一班被资助的学生去看电影,更在每一年邀请我们参加他们公司的年度晚宴。五星级的晚宴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受之有愧的了,他们还让我们这一群在他们的公司不占一席的学生坐在贵宾位上。这间公司多走的一里路,让我对他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这一里路,不一定要有钱有势才走得了。就有一次在逛书店时,善良的店员不止告诉我他们的书店没我想要货品,还建议我到另一间店去看看,甚至在我要去另一间店,走错方向时善意地提醒了我。离开商场时天色已晚,一时忘了开启车灯,所幸一名路人不计麻烦地好心提醒。只要一颗愿意的心,我们都能多走这一里路。

有时候,我们想要多走一里路,到最后却帮不了别人,还累了自己。朋友原本好心想在回家的途中帮人把支票存入银行。结果因为多间银行的支票存款机出现问题,他奔波了许久也没存入支票。他感叹自己“走多”了这一里路。但在我看来,有时看似的“走多”,其实在我们坚持走下去时,就会更清楚自己当初愿意多走这一里路的原因,从而走上更多更多的一里路。

多走一里路,多一里收获。有些收获你看不见,却在每个人的生命中埋下了愿意多走一里路的种子。现在的我除了在等待另一个愿意资助我硕士学费的资助商,也在努力地多走一里路,祝福别人的生命。让我们在新的一年,迈开步伐,多走一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