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19, 2013

认识心理学

我是一名就读着心理学的大学生。这时,你脑海可能已浮现出我身边的朋友经常抛出的问题: “你可以读心吗?”、“这个肢体动作代表着什么呀?”等等。

还记得我当年未曾就读心理学时,就在一项面试中遇到了这么一个问题: “你知道我现在想着什么吗?”。当时对心理学还不是很了解,尴尬地回应:“你在想着我到底要怎么回答你的问题。”现在想起来,都会笑自己当初如果对心理学有多一点认知,就可以更好地应对了。

就读心理学的人真的可以读心吗?这绝对是对心理学最大的误解。我们心理科系的学生是不可能单凭对你的观察,就可以知道你脑海里想着什么。当然,我们也不可以控制心智。如果真有此异能,你付钱去见心理治疗师,不就双双对望就可以把内心的烦恼给解决了吗?我们读心理学的,也不就不用沟通,就可以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吗?

因此,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读心理学的人无法读心。我们只能透过你告诉我们的故事,进行分析,尝试从你的角度去思考,了解你的想法。当然,我们也可以藉着课本里学到的理论,去揣测你的过去、你这个年龄层的心境等等。注意,我说的只是揣测,而不是百分之百的确认,所以我们不是读心神探。

如果读心理学的人都不能控制心智,你为什么还要付钱去见辅导师和心理治疗师?读心理学的其中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享有免费的辅导疗程。经历过好几次的辅导,我发现辅导师所做的不是读心,而是帮助你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你生命中的问题。

很多时候,眼前的问题就像浓雾一样,阻挡着你的视线,使你无法看清问题的全部。也就是这样,你往往会从一个角度去面对、解决问题。其实,你只须要从问题的另一面去看,事情就可以变得更明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一个很贴切的谚语。

总结来说,拥有心理学的知识,不代表就是拥有看透别人想法的能力。我们无法读心,我们能做到的只是同理心。

别让生命留白

在面子书上看到这么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了这么一段:

“问题:你的时间无限,长生不老,所以最想做的事,应该无限延期?

回答:不,傻瓜才会这样认为。

然而我们却常说,等我老了,要去环游世界;等我退休,就要去做想 做的事情;等孩子长大了,我就可以…… 我们都以为自己有无限的时间与精力。其实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实现理 想,不必在等待中徒耗生命。如果现在就能一步一步努力接近,我们 就不会活了半生,却出现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结局。”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也许就是这一段话的精髓。可是,我从这一段话领会到了另一个道理。妈妈常告诉我们,自己年轻的时候没去过什么地方,有了家庭就更没有自由,所以年过半百也没有踏出过马来西亚半岛。她很后悔自己没有趁年轻的时候,掏出一点点积蓄,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妈妈的经历,加上这一段话,让我觉得自己应该更加地享受活在世上的每一刻。我以前想的,就是要趁年少时赚很多的钱,好让自己可以无忧无虑地过下半辈子。其实,赚得再多也带不走。也许,人生最可笑的就是奔波劳碌了半生,以为可以享清福。结果,生命过了半载,钱多的是,却失去了花钱的能力。

“你的时间无限,长生不老,所以最想做的事,应该无限延期?”我吃饭的时候总喜欢把最好的都留在最后。可是,人生也应该这样吗?我们可能会告诉自己,再辛苦多一年,就可以买豪宅给家人住了、就可以环游世界了。但是,也就在这劳碌的一年里,我们失去的可能是一年后再也赚不回来的。

Don’t take everything for granted,”其实,多数的我们都曾住在幸福的堡垒里。只可惜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的堡垒比起别人的的堡垒,少了一点光彩、少了一点豪气,就离开了堡垒,希望靠着自己的努力,可以把自己的堡垒装横得更美、更加大、更有豪气。也就在我们忙碌装横着堡垒的同时,理所当然地认为身边的人一定可以体谅、一定可以等我们。慢慢地,我们就失去了堡垒里的幸福。时间久了,堡垒的外观是变得更美了。可是,堡垒却失去了往日的幸福,只剩下忙碌的喧哗声。

“别让生命留白”是我SPM华语试卷写的一篇作文,用在这里很贴切。人生,不是为了要赚更多的钱,而是要过得充实。不要在来不及的时候,才来后悔自己生命多了要赚更多钱的目标,却连一个切切实实的愿望都没有实现过。珍惜当下。